顆粒物濃度檢測儀的檢定規程包括外觀檢查、零點檢查和校準證書等。下面將詳細探討檢測儀的檢定規程:
一、外觀檢查
1、儀器信息完整性檢查:儀器應具有銘牌,標明儀器名稱、型號規格、出廠編號、生產編號和制造單位等信息。這是確保儀器追溯性及一致性的重要步驟。
2、物理狀態檢查:儀器表面應完好無損,無明顯缺陷,各零部件連接可靠,操作鍵、按鈕使用靈活,定位準確。主機面板顯示清晰,涂色牢固,字符、標識易于識別,無影響讀數的缺陷。
二、零點檢查
1、過濾后零點檢查:用滿足條件的高效過濾器直接連接在檢測儀進口檢查零點。這一步驟確保了測量的基準點準確性。
2、零電壓零點檢查:當檢測儀進口端在DEMC后端時,設定DEMC電壓為零,并檢查零點。這有助于確認設備在低工作狀態下的準確度。
三、校準證書
1、校準結果記錄:校準完成后,應出具校準證書,包括實驗室名稱、地址、校準地點、日期、技術規范、標準物質和測量設備的信息、環境條件、測量不確定度等。
2、有效期和復校建議:校準證書應注明有效期,一般建議PN檢測儀復校時間間隔為1年,具體根據使用情況可調整。
四、引用標準
國家和國際標準:檢定規程引用了GB18352.6-2016、ISO27891:2015、ISO15900:2020等多種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,確保了校準規范與國際接軌,保證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。
五、數據管理和處理功能
1、自動記錄與存儲功能:分析儀器及其配套裝置須具備數據文件自動記錄與存儲、歷史數據查詢、再處理與打印的功能,便于用戶進行數據管理和分析。
2、手動和自動校準功能:儀器應支持手動、自動或外標法校準,以適應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和場景。
顆粒物濃度檢測儀的檢定規程不僅涉及了詳細的外觀檢查、零點檢查、校準證書的出具等關鍵步驟,還強調了對引用標準、數據管理及處理功能的重視。通過遵循這些嚴格的規程,可以確保檢測儀在使用過程中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從而有效地服務于環境保護、工業生產等領域的質量控制需求。